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张应春
领域: 人力资源  生产管理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品质管理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工厂精细化管理实战,更多精细化管理方法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张应春谈管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523
  • 博客访问:155088

专家文章

镇江驻厂咨询支招企业管理,知情是最伟大的力量 2017-09-27

很多企业的管理问题,根源在于下面的员工做的事情,老板、管理层不知道。自己不知情,只能求助于别人所以,经常老板问镇江驻厂咨询专业机构朗欧企管创始人张应春院长:张老师你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个在同行业做过高管,能力还可以的……很多老板高价去请所谓的高人,到最后,却发现这种试错的成本太高
镇江驻厂咨询专业机构朗欧企管在进驻企业之后有一个宗旨:立足于培养企业现有的职员。我们很少到外面去招高人进来,即使招人也是招操作性的工种如计划员、物控员……绝对不会在外面招一个老总,并寄希望于他能把企业当然也有这样有能力的人,但跟中五百万彩票一样的几率。因此,我们还是要从自己身上下功夫,练就“知情”的功夫。
怎么样做到知情呢?就是将个体知情打造成系统知情。
系统知情是相对个体知情而言的。个体知情是打小报告”;系统知情是以事为依据进行管理,并且让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形成公开透明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镇江驻厂咨询专业机构朗欧企管创始人张应春院长曾经问一个老板我们采购的问题大不大?我们采购的成本在同行中怎么样那个老板说我们的采购没事,采购部是我的小舅子在管。他觉得任人唯亲没关系,反正自己小舅子在管,肥水不流外人田。甚至有些老板,招一个他的亲戚普通员工,跟这个员工说不要告诉任何人的亲戚,但是记住一条,只要下面议论什么,你晚上打电话告诉我就行了
这就是个体知情,这种“打小报告”式的管理是很难促进团队成长的。
系统知情是很重要的,古代皇帝批奏折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批三个字“知道了!”下面的大臣就胆颤心惊:“皇帝知道事情的原委了,还是表示我在里面搞的小动作他也知道了……”现如今,我们企业里面的现象恰恰相反下属向老板汇报工作,老板会说没事,你做事,我放心,你只要告诉我财务要给多少钱就行了……
很多老板会讲,我一个几亿身家的老板,还有别的项目在做,怎么可能天天在车间,怎么可能事事都知情呢?这里的系统知情,不是要老板天天下车间,而是通过技术手段、系统管理来了解企业情况。企业规模再大,每天至少也要查看企业数据。
通过镇江驻厂咨询专业机构朗欧企管的管理变革以后,运用技术手段,老板每天只要打开手机,就知道今天这个货出了没有?提报的问题解决了没?每个流程的执行率怎么样?各项生产数据是多少?公司里面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问题会在各个部门职能工作中自动呈现出来,这就是系统知情
系统知情,要求我们做到公开透明。
比如,老板有个亲戚在公司,作为老板要公开透明让大家知道这个的亲戚。
公开透明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正义。做任何一件事情敢公开不怕别人知道,就够了。稻盛和夫推行阿米巴经营,把每一笔经营帐目都算的清清楚楚松下幸之助在企业里面推行“透明玻璃式管理”都是这种管理指导思想。任何事情,只要敢公开能够公开,这件事情就不会错到哪里去。
公开透明是化解矛盾,解决管理问题,统一团队声音的最好工具
镇江驻厂咨询专业机构朗欧企管曾经在服务一个家具厂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木工车间做好了一卡板货,但是白胚车间没活干,停工待料了3天时间。老板找他们的时候,两个车间的下工序说他做好了没送给我,也没交接上工序说我做好3天了,是他没过来拉货一个没送,一个没拉,到底谁对谁错?
系统知情是什么事情都让大家知道。其实很多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很多只是个体知情,或者是某个部门知,而不是公开、透明的系统知情。
实实在在地做,真有问题,摆在台面上大家都清楚。
系统知情使企业的是组织运作,而不是个人的责任心。很多中小企业是靠个人的责任心在运作,比如这个仓库主管责任心强一点,他的仓库可能就管好一点。但是,企业的组织运作好了以后,流程完善以后,车间领料员不开单领料不行,仓库发料员不按单发料也不行,这里面就存在横向制约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公开,能够做到系统知情,就意味着我们都在事情上面。
这里面其中的关系要做了很多年职业经理人才能有体悟。当一件事,不能够完全把它公开,不能够完全做到系统知情,就有可能是在靠个人的责任心管理能力在运作,这就是对个人经验的依赖。
比如当生产部去领料的时候,根据BOM表生成的套料单去领料。采购也根据套料单去采购物料,从PMC依据BOM表生成计划,到生产、采购、仓,这4个环节物料的控制方面是环环相扣的。
如果一个订单从业务接单后,没有订单跟进总表没有生计划没有物料需求计划,没有入库计划……这就不叫系统知情,这就得靠个人能力管理了。所以,很多企业因为没有这些辅助的组织系统落实管理,必须得想办法招一个好的仓库主管或是生产经理,只能寄希望于某位“高人”能把事情管好
系统知情,就要知道就事论。很多企业把“人”“事”混为一谈很多人问,人和事能分得开吗?的确,事要人做,有时评价一个人就是看他做的事,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从管理或者从经营上来讲,一定要把人和事分开来。事一定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有的老板人格魅力大一点,他走到车间笑一笑,员工就会不由自主地认真工作起来。
人格魅力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也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但,事情是标准的。个例子,两辆车撞了,只要报警,交警拿尺子一量,标准就出来了,事故责任也就鉴定完毕了。如果没有标准,你非得说你碰到我了我打灯了你没看到你不尊重我鄙视我的车不好……
公开透明就意味着一定要关注在事情上面。没有人会在开会的时候讲打牌的事情,公开透明就意味着企业不会讲人情、关系这些事情。朗欧强调就事论事以事理人。
镇江驻厂咨询专业机构朗欧企管认为企业的老板要学会通过事情去看人,一个生产主管,只要能够把车间的品质合格率提升98%以上,他就是个优秀的生产主管一个班组长,只要每天能够按照计划100%地完成生产任务,他就是个合格的班组长。不能动不动觉得个人有主管的气质长得牛高马大的,还蛮帅气,一看就是主管的料……
镇江驻厂咨询专业机构朗欧企管创始人张应春院长曾经在企业里面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企业招了个厂长,老板说“朗欧老师进驻我们企业来得刚刚好,我个星期才招了个厂长”张老师问他你对这个厂长了解吗?这个老板说“从形象、年龄、气质上来,一看就是个厂长的料……结果,那个厂长在那家企业做了3个月就走了,还真不像个厂长。
因此,我们要通过事情去看人,从事情入手,不要首先就对人做价值判断、道德判断要把人和事分开来看。
镇江驻厂咨询专业机构朗欧企管认为企业管理不要有管人的概念,我们要做到“目中无人”。这里的“目中无人”不是指不尊重人,而是指对待事情的时候要从事情出发,对事不对人很多人在管理过程当中,动不动就想着我要不要把这个人换掉呢?其实把张三换掉了,过几天新换来的李四也会变成张三因为企业在管理机制、管理文化、管理流程没有好,细节管控没做到位。
更多关于镇江驻厂咨询的内容请关注朗欧企管微信公众号:langouqg
镇江驻厂咨询——www.langouqg.com

推荐
工厂精细化管理实战,更多精细化管理方法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张应春谈管理》
类别:管理模式 |   浏览数(25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